『壹』 牆上長出一個女人頭是什麼電影
這部電影叫做《聊齋變異》,是全球首部現代版聊齋,腦洞奇大、智商、三觀和顏值都很在線的良心之作。這部電影將古代的聊齋故事移植到現代背景下。將劇中的主人的蒲松齡設置成了一名社會新聞記者。電影分別由《偷桃》、《美人首》以及《陸判》三個故事組成。這是其中第二個故事《美人首》
『貳』 聊齋奇幻故事之偷桃
偷桃講了一個關於幻術的故事。
作者(蒲松齡)幼年時去濟南郡試,正好趕上春節「演春」,熱鬧非凡。有術人帶著兒子(一個批發幼童)前來,別人問他們表演什麼,此人回答,「能顛倒生物。(能讓生物不按時令生長)」長官命他們變出桃子來。
術人故意發出怨言:「寒冰未解,如何種桃子呢?要是不變出桃子又怎麼向長官交代?」
其子在一旁附和:「父親已經許諾怎能推辭?」
父親沉吟:「人間沒有,那就去王母的桃園里偷一個吧。」
兒子說道:「嗨,天那麼高,怎麼上去呢?」
父親說:「我有辦法。」
於是打開笥(一種竹筒),拿出繩索扔到天上,繩索越升越高,沒入雲端。
父親對兒子說:「你來吧,我年紀大了,身體笨拙。」
兒子故意麵露難色:「父親也太大意了,一線之繩怎能附我登萬仞之天,萬一摔下來可咋整?」
父親勸兒子:「辛苦兒子,若是拿到賞金,就給你娶個漂亮媳婦。」
兒子被忽悠得攀繩而上,不一會就隱入雲端。過一會,天上掉下一個碗大的桃子,術人大喜,把桃子獻給官人。官人傳閱良久,始終辨不出桃子的真假。
忽然,繩子掉到了地上。術人大驚:「糟了,兒子被神仙發現了!」
緊接著,兒子的頭和四肢都從天上掉了下來。
術人把肢體撿起來放到笥里蓋好,大哭道:「我只有一個兒子,而今慘死,求各位老爺賞點錢安葬。」
滿座之人又驚又駭,紛紛拿出賞錢,術人把錢裝在身上,對著笥里喊道:「兒子,還不出來謝賞?」
忽然一個蓬頭童子從笥里鑽了出來朝堂上磕頭致謝。
這個故事讀來曲折反轉,雖然知道是幻術,也看的人一驚一乍。而且父子之間唱得一出好雙簧。
偷桃的故事始記於東方朔,相傳漢武帝壽誕宴客,有一青鳥從庭前飛過,東方朔說這是西王母的坐騎,隨即往天上一指,就有一名女子帶著大桃子從天而降,自稱西王母,特來為武帝祝壽。
古人為什麼對桃情有獨鍾?大概因為桃是我國本土水果,大約商周時期就有人工種植,相比蘋果葡萄等外來水果,桃子應該更加大眾化和平民化。
偷桃所記的幻術大就是現在的魔術。中國是魔術的發源地之一,漢代的《百戲》中就有對魔術的記載。古代的幻術難登大雅之堂,現今魔術可是頻頻登上春晚。每次春晚的魔術都能引起一大波熱搜。這還是源於人的獵奇心理。明明知道是騙人的,明明知道揭秘後就沒意義了,但是忍不住各種揭秘。
想到曾經看過的電影《魔術師》,木匠的兒子愛上了貴族的女兒,兩人被迫分開,多年後男主成為名噪一時的大魔術師,來到奧地利表演,偶遇了女主,這時的女主已經成為奧地利王儲的未婚妻。
兩人愛欲重燃,女主卻死於一場魔術意外,一切的證據都指向王儲,事情的真相卻沒有這么簡單。最後十分鍾簡直是大反轉。不做劇透,有時間可以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