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相關訊息 > 有觀眾看電影的特效圖片

有觀眾看電影的特效圖片

發布時間:2025-07-17 22:08:30

1. 帶著眼鏡看電影就感覺自己好像在電影裡面那種電影叫什麼

立體電影3D 4D

立體電影(ANAGLYPH):將兩影像重合,產生三維立體效果,當觀眾戴上立體眼鏡觀看時,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亦稱「3D立體電影」。
立體電影是利用人雙眼的視角差和會聚功能製作的可產生立體效果的電影。出現於1922年。這種電影放映時兩幅畫面重疊在銀幕上,通過觀眾的特製眼鏡或幕前輻射狀半錐形透鏡光柵,使觀眾左眼看到從左視角拍攝的畫面,右眼看到從右視角拍攝的畫面,通過雙眼的會聚功能,合成為立體視覺影像。
立體電影就是用兩個鏡頭如人眼那樣的拍攝裝置,拍攝下景物的雙視點圖像。再通過兩台放映機,把兩個視點的圖像同步放映,使這略有差別的兩幅圖像顯示在銀幕上,這時如果用眼睛直接觀看,看到的畫面是重疊的,有些模糊不清,要看到立體影像,就要採取措施,使左眼只看到左圖像,右眼只看到右圖像,如在每架放影機前各裝一塊方向相反的偏振片,它的作用相當於起偏器,從放映機射出的光通過偏振片後,就成了偏振光,左右兩架放映機前的偏振片的偏振方向互相垂直,因而產生的兩束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也互相垂直,這兩束偏振光投射到銀幕上再反射到觀眾處,偏振光方向不改變,觀眾使用對應上述的偏振光的偏振眼鏡觀看,即左眼只能看到左機映出的畫面,右眼只能看到右機映出的畫面,這樣就會看到立體景像,這就是立體電影的原理。互補色、開關、柱鏡、狹縫光柵等都是在保證左眼看左圖,右眼看右圖這一基本原理上的幾種屏幕觀看立體的不同方式。隨著科技的進步,人們在屏幕上看立體的方式會更多。
消費習慣的變化
現代都市生活節奏的加快,使得人們的時間觀念越來越強烈,人們用於消費娛樂的時間也相對減少且集中,所以人們走進影院也開始不僅僅為了欣賞電影,而是希望得到一體化的娛樂享受,包括休閑、購物、觀影等等。消費者對綜合性影院的需求增大。
高端市場需求旺盛
城市中產階級等高端消費者在看電影的同時,開始追求更多社交等方面的需求,注重環境的優雅、服務的優良和消費高品位。到擁有豪華空間、聲光效果更佳的豪華影院看電影,已經成為了一種時尚消費,一種品味的表現。這種消費者需求的變化與影院經營理念的改變、豪華影院的大量建成互相作用,使得高端市場成為了支撐中國電影市場的核心部分。
掀起一股改造影院的浪潮:超大銀幕、數字立體聲、八聲道、SRD、DTS、後環繞......影院的觀影條件全面升級。

2. 為何數十年前的電影特效幾乎不輸現在的電影

最近重看黑客帝國三部曲,看到第三部錫安城防衛戰的橋段的時候,突然想起這可是2003年的片子,距今十多年了其特效水平比之當今電影也並不落伍,感覺這十年電影特效水準的確也是有很多突破但是主觀感覺上,並沒有感到質的飛躍的程度,是因為畫質的精緻度已經達到某種程度的極限了么?就像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接近真實越不好有新的突破了么?

對於廣義上的CG來說,近20年的革新主要在於純CG鏡頭大面積替代實體模型。如果只算10年周期的話,那就是可以做的東西越來越多了,CG鏡頭的景別也越來越近了。

如果只按照十年為周期的話,的確我們發現十年前的效果其實已經挺不錯了,貌似和現在的效果並沒有什麼區別。要知道以十年為周期,拋開CG技術的進步,單是電腦性能的提升都是極其巨大的,那麼為什麼給我們的感官卻沒有很大區別呢?這其實是好萊塢導演們的聰明之處,也是絕大多數中國導演最欠缺的--做自己有能力把控的效果,合理的規避難度。

最明顯的例子,那就是侏羅紀公園1裡面的恐龍群集奔跑的鏡頭,放在現在看也肯定會讓人覺得很真實。今年上映的侏羅紀世界裡面的恐龍也很真實,那麼這接近二十年的差距在哪?

侏羅紀1的時候的技術水平,理論上來說只能保證兩點--光影正確,動畫合理。而這其實就是我們對於真實的第一判斷要素,做出了多少細節在真實性上只是次要的存在(當然近景和特寫鏡頭除外)。做侏羅紀1的時候,斯皮爾伯格很巧妙地配合使用了CG和實體模型,CG被用來製作奔跑的相對小的恐龍,以及夜景下的部分,近景等CG級別達不到的部分都用實體模型來拍,而且CG鏡頭嚴格控制長度,在觀眾快要感覺到不真實的時候就切掉了。這種方式被好萊塢導演一直沿用至今,實拍和CG交替使用,讓觀眾弱化CG中的恐怖谷效應。

所以好萊塢的特效電影就一直在合理的利用極限能力的情況下不斷進化,十年前的《後天》裡面大洪水的鏡頭只是短短幾個,而2012里則是各種洪水爆發,到了婦聯環太平洋時期,水的問題幾乎被好萊塢徹底克服(Flowline功不可沒),你會發現水的特效這幾年變得越來越多。

而以金剛為起點的WETA也將毛發發揚光大,在以前毛發的角色還是很金貴的,不能隨便給特寫。而我們的凱撒已經可以把臉撐滿整個屏幕了。

所以說不是說近10年的技術沒有進步,而且十年前的導演規避了技術瓶頸,或利用美術和剪輯來弱化當時的技術瓶頸。

對比起來國內導演因為不懂特效,所以經常有不切實際和異想天開的要求。好萊塢都刻意迴避純CG鏡頭的長時間展示,他非要變著法加特寫,加時間,「錢都花了,那就盡量多展示,看的越多越值」。結果鬧出不少笑話。

現在的特效最大的發展在於,他讓人覺得這不再是特效做出來的了。未來的發展方向也是讓特效體現出真實。給大家看兩張圖感受下特效的強大:

這張萌吧?其實它是這樣的:

我不會舉太多IMAX時代的電影來做對比,就找了一些近年來不錯的特效,跟黑客帝國也就差個幾年。

拋開IMAX,七毫米膠片,200FPS,雲渲染這些基礎的硬體升級不說,

純粹從CGI(數字特效)角度來講進步已經很驚人了有一部叫做《百年電影特效發展史》的小短片就對2010年之前的電影進行了技術比較,推薦對技術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看

從同一系列的電影來看其實很容易看出,但我無法准確的把技術升級的范圍定義在十年內

1993年《侏羅紀公園1》的恐龍,當時皮膚皺褶是無法通過3D模型來實現的,因此暴龍襲擊汽車內的孩子的時候恐龍的頭實際上是用遙控的恐龍模型來進行拍攝的,雖然機械模型的皮膚可以通過各種化學材料拼湊出毫無瑕疵的細節,缺由於機械結構限制,實際恐龍很難有太多的表情,實際就是個面癱。

1997《侏羅紀公園2-失落世界》開篇就出現了劍龍的皮膚特寫鏡頭,實際上那時候的3D技術開始支持「凹凸貼圖」,就是在皮膚表面用一層黑色的影子描繪來展現皮膚表面的凹凸感。

十年前的特效相比今天,個人看來更(只能?)著眼於視覺的「看起來」,而今天除了視覺效果外則更兼科學。記得曾看過變形金剛幕後介紹,有一個鏡頭是大廈折斷的效果,當時特效已經基本完成,而在一位建築學專家看後表示,對於一棟鏡頭里的大廈來講,那樣的破損過程從工程學來講是不可能的,因此導演要求重新製作。

如果只求普通觀眾的「看起來」,又何必這樣。

至於以後激動人心的進步,目前來看應該是更加身臨其境的3D效果吧。全息倒不怎麼看好,不是技術原因,只是攝像機的走位、角度是觀影效果很重要的成因,用全息,誰來控制攝像機,還有影院座位誰來分,觀眾能不能走動.(想一想大家都要站在超人身上...那場面)諸如此類。最後:電影特效也是一門藝術,藝術與科學從來沒有分開過,你看得到的是藝術,你看不到的是科學。

3. 網友稱《大蛇3》的特效堪比《哥斯達大戰金剛》,特效對電影的影響有多大

引言:一提到科幻電影,很多人都會想到科斯拉,或者是變形金剛,但是最近國產科幻電影也是層出不窮,比如說白蛇緣起和青蛇二,都讓人們非常的喜歡,最近電影大蛇上線,不僅成功登頂票房冠軍,更是拉開了網路電影怪獸宇宙的序幕,網友稱大蛇3的特效堪比哥斯達大戰金剛,特效對電影的影響有多大?

三、總結

還有很多讓我們意想不到的畫面,比如一個普通的畫面,也可以變得非常的宏大,這就是當前的特效技術,不過,中國的特效技術還是有待提高的,希望中國的電影和電視劇特效能夠慢慢的提升質感,獲得觀眾的青睞,確實,電影在特效方面處理的好,才能夠給予觀眾更好的觀影體驗。

4. 災難電影《颶風奇劫》的特效怎麼樣精彩嗎

刺激,炫酷,逼真,緊張。不得不說《颶風奇劫》所呈現出來的特效效果以及劇情本身都應該遠遠超過現有真實的票房才是,應當得到更為客觀和真實的評價。

閱讀全文

與有觀眾看電影的特效圖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特工夫婦的微電影 瀏覽:910
沙子怪物電影大全集2 瀏覽:152
什麼電影好看又搞笑的動漫圖片 瀏覽:715
八千轉兩邁車這是哪個電影 瀏覽:422
電影頻道在線直播高清版免費 瀏覽:47
在線最新電影網 瀏覽:77
上海哪家電影院 瀏覽:742
金善英電影作品圖片 瀏覽:575
抖音看電影微信付錢 瀏覽:146
電影一樣的圖片製作 瀏覽:534
小龍女電影主題曲插曲 瀏覽:625
紅樓夢電影主題歌插曲 瀏覽:742
電影上流社會免費完整版電視劇 瀏覽:269
動漫電影推薦美女圖片 瀏覽:79
迅雷高速下載電影 瀏覽:280
電影手機中吻戲視頻大全 瀏覽:592
你好李煥英上海電影院現場 瀏覽:78
接吻電影有哪些 瀏覽:560
明天會更好圖片電影 瀏覽:385
第一迅雷電影 瀏覽: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