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題材 > 用格式塔原理分析電影作品

用格式塔原理分析電影作品

發布時間:2023-05-09 15:35:34

㈠ 格式塔心理學電影理論的特點

格式塔心理學電影美學過分強調主體的能動性,突出整體性的意義,把它抬高到與事物的本來感知不甚符合的抽象地位,作為變形、失真等藝術形式的依據,這顯然是唯心主義的。但是,他們從心理學角度對電影現象的審視開拓了電影研究的視野。

㈡ 格式塔心理學電影理論的理論形成

德國心理學家麥克斯·威特海默、M.科勒、K.考夫卡等人創立的格式塔心理學,又稱完形心理學,研究意識經驗和人的行為,認為意識經驗自成「格式塔」——完形,強調感知過程中主體的能動作用,反對心理現象的元素分析、刺激—反應公式和反射論,提出「心理場」、「物理場」和「行為場」等新概念。格式塔心理學重視研究藝術,尤其是視覺藝術。德國心理學家雨果·明斯特伯格的《電影:一次心理學研究》(1916)和威特海默的《運動影像的實驗研究》(1917),以格式塔的「整體構成」原理解釋影像的似動現象和深度感的幻覺,認為似動現象和深度感不僅產生於生理的視覺暫留現象,而且依賴於把影像組織成更高層次的動作整體的「特殊的內心體驗」——「完形」過程,是大腦的積極參與「添加給靜止影像」的結果。格式塔心理學還用注意、記憶、想像、情感等心理范疇對應說明電影的特寫鏡頭、視角變化、剪輯形式和敘事結構,用「自願受騙」解釋觀眾認同銀幕形象的「心理學游戲」。德國心理學家魯道夫·愛因漢姆在《電影作為藝術》(1932)一書中系統研究了視覺表現手段的發生學元素,根據格式塔心理學強調的「心理結構能力說」提出「局部幻象論」,鼓吹無聲電影的藝術表現力。(參見「局部幻象論」)法國電影理論家讓·米特里的《電影美學與心理學》也借用格式塔心理學的審美知覺整體論原理研究影像、全景鏡頭、主觀鏡頭、景深鏡頭、移動鏡頭、彩色、蒙太奇和音樂諸電影元素。

㈢ 格式塔心理學電影理論的介紹

運用格式塔心理學原理研究活動影像和電影的感知過程和審美特徵的理論。

閱讀全文

與用格式塔原理分析電影作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x戰警死侍電影迅雷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543
深圳紅石電影院在哪裡 瀏覽:50
電腦看電影如何調亮 瀏覽:883
老電影暖春在哪裡看 瀏覽:43
大年初一的電影有哪些2021 瀏覽:729
活力廣場電影院 瀏覽:512
小門神電影資源 瀏覽:569
情事電影2014迅雷鏈接 瀏覽:179
經典美國80電影下載迅雷下載 瀏覽:254
欲亂宴會電影西瓜 瀏覽:75
2014國慶有什麼電影 瀏覽:566
國產電影資源網址 瀏覽:315
出軌找小三微電影 瀏覽:232
龍少打架電影叫什麼 瀏覽:693
電影任逍遙迅雷下載 瀏覽:351
拍微電影後期如何配音 瀏覽:214
免費三級香港電影 瀏覽:882
twitter怎麼看小電影 瀏覽:290
電影院門口如何推銷信用卡 瀏覽:985
哪些關於病毒的電影 瀏覽:112